法治点亮新时代“鱼米之乡”
——遂宁市安居区三家法庭服务乡村振兴综述
江边柔柳翠竹,江底映满蓝天……涪江的支流琼江如玉带般在川中红土浅丘间缠绕,终年碧波荡漾,这便是“鱼米之乡”——遂宁市安居区三家镇。
三家镇是安居区第一农业大镇,拥有“三家大米”等多个现代农业特色品牌,2021年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遂宁市安居区人民法院三家人民法庭(以下简称三家法庭)主要负责三家镇、玉丰镇等7个镇辖区内的简易民商事案件,辖区面积约626.97平方千米。
近年来,三家法庭聚焦规范管理、矛盾化解、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法庭建设规范化、基层治理实效化、服务发展精准化“三化”法庭建设,为辖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提供坚强司法保障和优质司法服务,助力“鱼米之乡”三家镇精彩蝶变。
唱响服务“主旋律” 筑牢司法办案“主阵地”
如何因地制宜更好的服务现代农业园区?
今年2月15日,“服务乡村振兴法官工作站”在三家大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应运而生。工作站设立以来,三家法庭以此为载体,对园区耕地保护、土地流转、纠纷化解等法律问题进行“司法问诊”,充分发挥了法庭服务乡村振兴前沿阵地作用,全力打造新时代人民法庭服务乡村振兴“安居样本”。
法官工作站的建设运行,离不开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队伍,三家法庭配齐团队,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思路,强化干警理想信念,凝聚工作合力,其中的1篇论文(全市仅此1篇)被评为全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理论研究成果优秀论文。
为进一步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三家法庭在庭长王银的带领下,利用周末加班时间,以巡回审判的方式,成功调解一起涉六十余户农民土地租赁合同纠纷。
2021年12月底,三家镇金龙寨60余户村民因被告孙某某长期拖欠土地租金起诉到法院,要求解除与被告签订的土地租赁合同,并要求支付所欠的土地租金。
受理案件后,王庭长为了不影响村民的春耕秋收,及时有效息讼止争,带领法庭干警勘查现场,并协调村委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期间,王庭长一边安抚当事人情绪,一边向被告孙某某明法析理,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最终仅用了十余天时间,双方达成了一致调解意见,即被告孙某某同意解除合同并支付拖欠的租赁费。至此,该起涉及60家农户,土地租赁费拖欠近三年的纠纷得到圆满解决。为了不让土地撂荒、资源闲置,三家法庭还多方协调土地流转事宜,寻找到新的租户进场,让土地得以顺利流转,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与满意度。
1-8月,三家法庭共受理案件594件,审结550件,结案率92.59%,服判息诉率96.8%,发改率0.49%,平均审理天数20.71天,审判质效位居全市法庭前列。
吹响化解矛盾“前沿哨” 打造基层治理“桥头堡”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前沿和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线。
三家法庭创新建立“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基层治理机制,促进基层治理向少诉无讼的前端防范转型。积极与司法所、派出所、大调解中心、基层组织密切协作,开展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发挥网格员、“法律明白人”“五老会”及法律工作者的作用,103件日常性矛盾纠纷在诉前得以化解。充分运用“面对面”“背靠背”等形式,加强诉前、诉中调解工作。积极开展判前释明、判后答疑工作,引导群众正确适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避免盲目诉讼,更好实现服判息诉、案结事了。
一方面,三家法庭使用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组成的“五老乡贤”地方人才力量,搭建基层调解平台,参与乡村秩序构建,通过司法裁判和温情调解,妥善化解“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项目、农村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设等矛盾纠纷,保障“安逸安居、宜居乡村”建设。
另一方面,在三家镇中心小学校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基地”,开展校园法治讲座,筑起法治保护屏障,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在涉及未成年人案件办理过程中,倍加关护。
八年前11岁的小何父母协议离婚,小何由其父抚养,其母一次性支付抚养费,但其母在支付部分抚养费后,就不再支付。在小何的父亲被查出直肠癌后,小何只得跟随奶奶生活,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三家法庭承办法官不仅积极引导当事人回归亲情,促家庭和谐,还协调当地党委政府、司法所、村民委员会向原告伸出援手,共同解决小何生活上的燃眉之急。
近年来,三家法庭主动担当作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提升司法公信力,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基层乡域社会治理中的“桥头堡”作用,能动履职护航乡村振兴。
做好产业发展“大文章” 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三家镇与潼南区崇龛镇毗邻,两镇搭乘遂潼一体化发展快车,依托三家大米现代农业园区,积极打造“鱼米之乡、川渝粮仓”新名片。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在三门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绍兵农场设立“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站”2个,开辟涉农案件诉讼绿色通道,快速审理涉产业企业劳务用工、农资购买、农产品销售等案件,通过乡村振兴工作站,成功调解原告大安乡伟柠养殖家庭农场与被告遂宁市安居区陈兰种植专业合作社合同纠纷一案,被告当庭转款12640元,双方握手言和。
就在前不久,某现代农业公司将某种植公司告上法庭。原来原告将承租的位于安居区玉丰镇租赁来的土地1600余亩租给被告种植柠檬。但从2018年起被告就未支付租金,其所承包的1600余亩土地也长期撂荒、杂草丛生。三家法庭依法解除租赁合同,让新的经营者入场参与经营管理,令上千余亩荒芜的土地插新绿、结硕果,既为涉农企业止损,同时也为村民增收开辟新的渠道。
如何拓展乡村振兴的蓝海?科技助力为乡村服务插上了翅膀。
三家法庭实施“互联网+司法”模式,将三门村现代农业产业园、邵兵农场、西瓜种植基地等21家涉种植养殖企业纳入微信群,围绕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等问题,提出专业法律建议28条,增强司法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到三门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地开展司法服务8次,开展送法进企业8次,发放《写给企业家的50项法律风险提示公开信》195份,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科学发展。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三家法庭将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奋力打造新时代特色乡村法庭。
张金柯 四川法治报记者 罗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