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锦江大桥旁边工地有大量异常烟雾,疑似天然气管道破裂,天然气泄漏。”2020年5月5日,四川省成都市黄龙溪镇综治中心收到网格员信息,当即通知镇消防中队、天然气公司与网格员前往现场。5分钟后,镇消防中队消防员和天然气公司技术人员关闭了天然气输送管道总阀,驱散了可燃气体。由于处置及时,风险被及时化解,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部署以来,四川省积极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创新实践,探索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四川特色、地域特点的市域社会治理样本,社会治理的成效得到彰显。
项目化齐抓共推
在甘孜藏族自治州,走进泸定县市域社会治理办公室,可以看见布满一整面墙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创建工作挂图作战图,不同的工作任务,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完成的状态,定期跟踪更新。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需要‘中央统筹、省级推进、市级发力、基层落实’,甘孜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在落实总体部署的基础上,结合涉藏州县实际治理情况,对工作进行深化、细化、拓展,做到问题找准、措施精准,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解决问题时间,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示范试点任务。”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冯发贵说。
2019年12月,四川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2020年,省委政法委先后召开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平安四川建设暨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会等一系列会议,有力有序部署推进试点工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邓勇多次赴试点地区深入调研、分类指导。为了确保落实有力,四川省坚持任务管理“目标化”、工作推进“项目化”,努力实现权责匹配和资源整合统一,切实将治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形成全省上下齐抓共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工作格局。
为发挥市域化解风险资源多、效率高、影响小的优势,四川省积极推动现代科技与市域社会治理相融合,努力打通“城市大脑”“镇街中脑”“社区小脑”“小区微脑”,推动各类矛盾问题、风险隐患的及时发现、精准研判和有效处理。
2020年以来,四川省共组织发动30.8万名网格员,进院入户深入开展走访排查,收集解决群众诉求377.8万条,为群众提供服务135.2万次,排查治安隐患信息5.96万条。
特色化因地制宜
四川省东西部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各区域内市情也各不相同。四川结合“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五个区域开展针对性调研评估,进行分类指导,保证各地把准目标任务,按照时间节点推进试点工作。
乐山境内三江汇流,峨眉山与乐山大佛闻名遐迩,城市山水相融、景城一体,是“四川旅游首选地”。作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期试点城市,乐山市域社会治理与旅游发展密不可分,致力于营造放心舒心旅游环境,《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峨眉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是国内首次由设区的市对世界双遗产保护专门立法,确保了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在景区设立旅游审判巡回点、法官工作站、公益诉讼检察室、旅游警察支队、法律服务站,出台实施《景区旅游秩序整治规定》,共同营造了法治保障的平安旅游环境。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在我们这里以前就有些人抱着侥幸心理在景区喊客拉客、非法经营。现在出台了景区旅游秩序整治规定,一旦违反,就会上全域旅游大数据诚信体系黑名单,再也不能开店,还要取消景区专项补助、养老补助等,太严了,现在大家都不敢这样做了。”峨眉山景区原住民周强(化名)告诉记者。
攀枝花市是一座因矿而建、因钢而兴的新兴工业城市,伴随企业改制,矛盾易发多发,社会治理难度大。对此,攀枝花市组织成立项目专班,在国企股份制改革工作中,通过组建由企业党员干部和业务骨干组成的微信群等方式,畅通信息沟通渠道,积极回应职工诉求,采取政策宣讲、思想教育、说服解释、法治宣传等方式,始终保持情况互通,推动相关问题得到平稳化解。
“之前我们小区没有物业、没有业委会、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也不完善,社区安全隐患多。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后,大家都积极参与小区建设,又新修了法治文化长廊和小区外滨河路,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舒心了。”泸定县泸桥镇沙坝社区龙吟半岛小区居民告诉记者。针对农牧区地广人稀,甘孜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农牧区优化网格划分,在边界结合部编织流动网格,在城镇加强老旧小区治理,有效解决了群众身边的许多实际难题。
协同化整合资源
“牟观村有人聚众,疑似办坝坝宴,请你们立即前往处理。”疫情防控期间,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总网格员龙超通过手机App收到群众举报后,迅速将信息推送给了牟观村网格员刘洪,并得到了确认。经刘洪和镇村干部劝导,李某家简办了丧事。
疫情防控期间,龙超随时都在查看手机,“我这手机上能够查看全镇1187个公共点位的实时情况,‘慧眼工程’让我长了‘千里眼’‘顺风耳’。”龙超说。
2020年以来,泸州市进一步拓展“慧眼工程”功能,强化治安联控、环境监测等综合应用,有效提升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水平。泸州全市刑事案件下降8.98%,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指数全省第二。
“‘慧眼工程’建设是我们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有效载体,也是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泸州的重要抓手,通过打通农村治安防控‘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平安触手可及。”泸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廖全军说。
而在巴中市,通过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培育了蓝天救援、义工协会、爱心助学会等一批社会组织,为受灾群众、社区矫正人员、老年人、失独家庭等特殊群体提供救援、帮教、养老、帮扶等专业服务70余项。
从“单打独斗”到社会协同,从传统粗放到共治共享。一年来,四川省切实发挥市县乡村职能作用,推动部门优势互补,盘活有效资源,辐射带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共治“同心圆”形成,努力构建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四川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将“市域”作为“前线指挥部”,聚焦社会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精准施策、“靶向治疗”,形成了上下互动、横向联动的善治指挥链和共治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