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9 > 政法英模榜 > 法院系统 >
        守望尼波尔曲一千零九十五天—记四川仁寿县法院援彝干部叶晓东
        www.bhrldz.com 】 【 2019-01-25 10:23:32 】 【 来源:法制日报、眉山长安网 】
          山洞、隧道、晃晃悠悠的车厢、断断续续的信号,每天仅有一班的慢火车上,叶晓东挤坐在人群中,这是他往返于喜德县城和尼波镇的唯一通路。
          
          2018年6月15日上午,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民法院龙正法庭副庭长叶晓东正在四川省法官学院培训。突然电话响起,“省里组织援彝,你去不去?”分管院领导问。
          

          
          “去!”一声没有犹豫的回答,改变了叶晓东的工作轨迹。
          
          走村入户  遍访农家宣讲政策
          
          凉山州喜德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其下辖镇中,尼波镇是最偏远的一个,全镇10个村都是贫困村。
          
          2018年7月3日,一个雨天,叶晓东来到尼波镇尔曲村,担任“四治专员”,开始1095天的驻村工作。
          
          “第一印象是穷,镇上就一条主街,一眼望到头。”叶晓东说,尔曲村是尼波镇最大的村,全村2128人均为彝族同胞,550多户里有250户贫困户。
          

        (叶晓东的简陋居室)
          
          带上村支书阿西阿沙当翻译,叶晓东来到尔曲村山里的阿西阿比家里。阿西阿比老两口均已古稀之年,30多岁的精神病儿子是家里最沉重的负担。上铺睡人,下铺睡牛和马,叶晓东看着难受,身上带着的800元钱都给了老两口。阿西阿比不依,非要叶晓东抱只鸡走。
          
          “鸡留下,你们好好生活,过些天我再来看你们。”叶晓东说。
          
          顶烈日、冒风雪、趟溪河、踏泥泞,除了本村4个村民小组范围内的180户贫困人口外,叶晓东还和其他驻村工作队员一道,辗转近千里深入自发搬迁到冕宁县漫水湾镇、越西县乐青地乡、西昌市礼州镇、黄联关镇、月华乡、四合乡,德昌县德州镇等地的70户贫困户家中,开展贫困户精准定位,走访调查,宣讲政策。
          
          出行靠什么?大路坐汽车,小路骑摩托,没路靠双脚。
          
          “脱贫攻坚争分夺秒,没有周末可言。”叶晓东说,从眉山到凉山州首府西昌要走6个小时,从仁寿县家里到尔曲村驻地要两天,隔两个月才能回家探望一次。
          
          建档立卡  管住社区戒毒人员
          
          “四治专员”,治的是超生、辍学、毒品和艾滋病。
          
          禁毒工作是此次政法系统在凉山州开展脱贫攻坚的重要工作。10个村里,尔曲村禁毒防艾的压力最大。叶晓东和尼波镇其他7名“四治专员”到岗后,迅速加入尼波镇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快速熟悉“索玛花”等软件操作,建档立卡,积极开展社区戒毒人员的登记接待谈话,掌握动态。
          
          去年7月至今,叶晓东累计接待谈话100余人次。
          
          “这些社区戒毒人员大部分已经恢复正常生活,有些开始外出打工挣钱,基本没有人员复吸。”叶晓东说。
          
          2018年8月20日至23日,尼波镇举办了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培训班。叶晓东为村民带去一堂量身定制的法律课。围绕“在外农民工应如何维权”的主题,叶晓东从法律常识讲起,由浅入深,引出有关劳动合同法的内容。
          
          “叶法官的课非常吸引人,4个班200余人座无虚席,没有人半途离开。”尼波镇人大常委会主席勒格伍加说。
          
          控辍保学  不让孩子念不起书
          
          叶晓东住的地方在村幼教点旁边,这让他和孩子们很快熟稔起来。小胖子尼苦伍达常拿着图画书敲开叶晓东的房门,问他书中的故事情节。
          
          “今天看见我回来了,尼苦伍达从家里带了块腊肉硬要塞给我。”叶晓东笑着说。
          
          9月开学后的一天,叶晓东在尼波小学教师食堂吃饭时意外听到老师议论两名小学生交不起校服费,马上帮那两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孩子把钱交上。
          

          
          凉山地区南有金沙江,北有大渡河,从东到西是一座座高高的大山。山水阻隔,加上历代战乱、家支争斗、民族隔阂,经历了1000多年的极端封闭社会。新中国成立后,彝族农奴翻身做主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然而社会文明并未能“一步跨千年”,比如,一些卫生习惯尚未完全普及。
          
          “每次回村我都会给娃娃们带糖果,前提是把手洗干净才有糖吃。”叶晓东希望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孩子们讲卫生。
          
          去年11月1日,到西昌市月华乡新星村入户时,叶晓东接触到孤儿吉瓦阿依5姊妹。“阿依的父母一个月前双双坠河遇难,家中也无长辈,14岁的阿依被迫辍学回家,照顾两个妹妹和两个弟弟。”知道情况后,叶晓东立即动员身边的人一起捐钱给5个孩子。12月12日,叶晓东再次入户时给阿依5姊妹带去两袋衣服,资助生活费1000多元,又联系上阿依的远房表叔作为看护人,照看5个孩子的伙食。
          
          从定分止争的排头兵,到禁毒防艾的宣传员;从清楚回应当事人的每一个诉求,到细细讲解村民外出务工维权的每一个疑惑;从坐堂问案的法官到驻村“四治专员”。
          
          “组织这么信任我,我就得干出个样子来,把司法为民理念践行到每一户,不虚度光阴。”叶晓东说。
        编辑:本站编辑
        热点专题

        四川长安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网站栏目 | 投稿须知 | 投稿:sccaw@sina.com |

        蜀ICP备13011412号-1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70号四川日报报业集团16楼四川法治报社政务新媒体事业部